高山眷村裡令人懷念的好滋味 - 佧佤山雲南擺夷美食
- 南投 郎
- Dec 7, 2021
- 3 min read
Updated: Jan 23, 2022
南投的清境農場一直都是許多朋友來南投時指定拜訪的地方,因為美麗的山景真的不管怎麼拍都美。大多人享受清境的方式,不外乎是選一間舒適的住宿,然後走走青青草原,隔天再到武嶺或是石門山看日出或夕陽。
但........如果你跟我一樣常常拜訪清境,或許會跟我有同樣的感覺,就是:怎麼都找不到美食呢? 即便是吃了這裡著名的擺夷料理,過度台化的口味真的是無法搔到我的癢處。
但上個月拜訪清境終於讓我吃到充滿靈魂跟特色的擺夷料理了。但在介紹這家店時,請大家先細心地認識一下為何清境會有這些源自滇(雲南)緬(緬甸)地區的民族料理呢?
其實清境農場原為賽德克族放牧牛群的區域,但到了日治時期就被徵收並設立了「見晴農場」(Miharasi)或「霧社牧場」。直到國民政府治理台灣後,又因退輔會有意發展清境農場周遭區域的溫帶果樹農業,在1960年7月收購南投縣政府手中的霧社牧場,於1961年2月建立了見晴榮民農場,並在此先安置了12位協助建設中橫公路霧社支線的榮民們。
同年,國民政府在滇(雲南)緬(緬甸)地區的反共救國軍撤台,見晴榮民農場奉命安置這批義民與其眷屬。

當時,見晴榮民農場成了許多榮民與滇緬地區義民落地生根的第二家鄉,他們在此以種植溫帶水果為業,國民政府早期先在農場區域內興建博望新村與壽亭新村,後來因為人口增加,又再建了定遠新村安置義民。
此外,榮民早先也在清境成立了仁、義、禮、智、信、忠、孝等七個榮民農莊,但後來逐漸合併為榮光新村、忠孝新村與仁愛新村。(但由於清境觀光產業發展迅速,大多眷村的地景早已非常淡薄,忠孝新村甚至早已不付存在。惟博望新村仍保留早期眷村生活氛圍。)

<資料來源:台灣社區通>
在這大時代的浪濤衝擊下,讓這個遠得要命的南投山區瞬間成為多元民族共存共榮的天地,小小的山頭聚集了滇緬地區的多元民族如:傣族、拉祐族、栗栗族、哈尼族、佧族、瑤族、苗族、布朗族等8個民族。自民國五十年以來,他們在台灣的高山上耕耘新生活,食物成了他們緬懷故鄉的方式,然而為了順應台灣高山的環境,這裡的滇緬料理也逐漸地融入清境的特色。(例如錦灑多搭配美生菜或萵苣吃,在清境就是配在地的高山高麗菜吃。)
而此次要介紹的美食餐廳就是座落博望新村裡的佧佤山雲南擺夷美食(佧佤指的是佧族,而擺夷指的是傣族,就連店名都充滿多元民族的特色呢~ )。一條目測不到50公尺的小街道,聽說住的都是義民的二代,他們不但持續地在清境經營果園,還開了餐廳、民宿,在不遠處的活動中心也能看見清境的老照片,可以瞭解數十年前的清境風光。下次有機會,絕對要來這裡住,跟在地人聊聊以前的清境故事,感覺在充滿復古氛圍的博望新村聽老故事,一定非常有感覺。

佧佤山雲南擺夷美食的料理是我吃過清境這麼多擺夷餐廳後,第一次能夠明顯將滇緬料理跟泰式料理區分的地方,老實說過去在清境吃擺夷料理的經驗,就是能夠簡單地用”比較不好吃的泰式料理”總結。
但這次在佧佤山雲南擺夷美食裡,終於可以知道原來滇緬料理跟泰式料理最大的差別就是,泰式料理比較甜,然後滇緬料理比較香。所以在佧佤山吃的時候,他們椒麻雞真的很不一樣,非常喜歡花椒感比較重的椒麻雞耶!跟甜辣的泰式椒麻雞好不一樣,很有趣。


當天簡單地點了椒麻雞、炒高麗菜、大薄片還有炒竹蟲,這四道菜都沒有讓我失望,而且每道菜的調味還有口感都實在地表現了滇緬料理的香辣口感,非常過癮。而且價位也非常親民,份量也很足夠,非常推薦大家來這裡感受清境著名的滇緬料理,並在小小的博望新村,認識早期清境居民生活的環境並感受高山眷村迷人的日常氛圍吧!

<資料來源:清境社區活動中心老照片牆>
【小提醒】
去之前一定要預約,確定有無座位再過去。
博望新村腹地狹小,有點難停車喔~需要花點時間喔。(活動中心前有停車場,若停滿可以往外停,再散步進村子。)
【店家資訊】
營業時間:周一~日 11:00~19:30 (休假日不固定,反正去之前打電話過去確認順便訂位就對了。)
預約電話:0958006077
댓글